当前位置: 首页 > 党建工作 > 组织建设
益阳市赫山区欧江岔镇:“壮骨强魂塑形”三部曲,激活基层治理“一池春水”
点击数:    时间:2023-04-07
     

 

益阳市赫山区欧江岔镇因地制宜,在基层组织建设、村民自治管理、崇德向善民风三大体系探索之路上创新工作方式方法,谋实事、出实招、见实效,不断挖掘基层治理潜力,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。

????_20230404161939.jpg

联户代表签字宣誓为民谋实事

党建引领壮基层治理之“骨”,代表联户“谋实事”

“周嗲,现在镇上实行联户代表的模式,咱们熟,经过推选我成了你的代表啦,也就是网格员,以后你和你的家人有啥问题诉求困难等都可直接联系我哈。”陈腊清在长东湖村上门走访他的15户家庭时介绍道。

今年以来,赫山区欧江岔镇依托“网格化+扁平化”熟人管理模式的成功经验,结合村(居)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内容,不断强筋壮骨,重新调整网格构架,梳理选配标准,创新性地将“党员干部划片定岗联户”的党建模式升级为“三合一、五优先”工作路径,以便高效推行联系服务群众“345”工作模式。具体以村(社区)党总支书记为总网格长,村(社区)“两委”成员为分片网格长。把党员组长、网格员、股民代表三种身份合一,并采用不完全地理、行政区域划分方式,以熟人之间的稳定社会关系为脉络,优先选配积极性高、代表性强、服务意识高、公信力足的村(居)民代表,优秀村(居)民小组长和党员,离职村干部、退休干部和教师,入党积极分子和村级后备力量,红白理事会成员等五类群体为网格员,在党建引领中将基层管理“触角”延伸到村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
实施中,赫山区欧江岔镇朝着打造“基层治理115品牌”的目标前进,即按照1位联户代表联通约15户熟人家庭,践行“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,在谈笑声中解决问题”初衷,秉持“救急、服务、高效”的态度理念,发挥“一事一哨”的前哨作用。“基层治理115品牌”可让群众足不出户甚至远在他乡也可通过他所熟悉的“联户代表下菜点单”,将以往群众反映问题诉求的“顾虑重重”心态变为“大胆直言”状态,在传达政策精神、解决群众诉求、定期排查隐患这一“有来有去”中构建良性循环生态,形成小事“格”解决,大事“网”联动的网格化服务形式,以此助推“熟人代表+服务+治理”管理格局成熟,不断引导人民群众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基层建设,激发“共建共治”内生动力,实现服务群众“0距离”、基层治理路径规范化目标。

截至目前,赫山区欧江岔镇在73个网格片中,推选823名联户代表并发放实名代表证,覆盖了12310户家庭。联户代表们在走访联络各自对象过程中,累计收集到问题诉求137条并在网格内解决了97条,回复群众咨询问题219个。联户代表逐渐架起“连心桥”。

理事协会强基层治理之“魂”,破旧立新“出实招”

“咱们是湖区,地下水位非常浅,实行火化既可节约土地又可减少污染,而且高平公益性公墓已经开放……。”3月1日,注湖港村红白理事会成员徐铁牛率先行动,在屋场会上利用前期所学到殡葬改革政策一一向邻居们介绍起来。

一个屋场、几张椅子,面对面讲政策、听民声、集民智、解民忧,让群众畅所欲言、各抒己见,这是赫山区欧江岔镇各村“屋场会”的缩影,也是近期“红白理事会”宣传殡葬改革新风的议事形式之一。近年来,赫山区欧江岔镇坚持文明管村、文明治村,吸引乡贤、村民代表积极参与村民自治组织,主动参与村民自治管理,确保移风易俗工作顺利推进。各村在之前的自治协会上不断完善,以村(社区)党总支部书记为会长,每村邀请、吸纳10名不等各类新乡贤作为道德评议会、村民议事会、红白理事会和禁毒禁赌会等协会的骨干成员同村“两委”一同商议村中大小事宜,共商共治。特别是在“零点行动”开始以来,红白理事会在宣传“火化、树葬、进公墓”等具体措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,“都管”们利用自身角色的优势,全方位开展殡改政策宣传,并树立党员干部、乡贤典型,发挥他们在“除旧规树新风”的风向标效应,“一约四会”作用逐步扩大。

自3月1日殡葬改革“零点行动”以来,赫山区欧江岔镇出动镇村干部200余人开展“敲门行动”,召开“屋场会”104场,完善红白理事会19个,走访棺材铺、石刻店等殡葬周边业态宣传政策30余家,入村回收“龙杠”96根,逝者家属积极响应政策,火化率达100%。文明之风逐渐在各领域“开花结果”。

????_20230404162015.jpg

积分兑换小超市

道德银行塑基层治理之“形”,积分兑换“见实效”

在各村民服务中心大厅内,有一个“小超市”,干净整洁的货架,琳琅满目的生活日用品,但并不对外“售卖”,而是将“积分”当“价签”,用于本村居民兑换……在赫山区欧江岔镇的“积分超市”里,“硬通货”不是金钱,而是村民日常表现和参与志愿活动所获得的“积分”。

赫山区欧江岔镇村(居)民道德档案建设从2021年开始实行,将全体村(居)民纳入档案管理,制定了统一的入档评议标准,分社会公德行为、职业道德行为、家庭美德行为、个人品德行为四类,实行“加减积分制”,由基础分和荣誉分两部分组成。积分规则也简单易懂,如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加10分、主动进行垃圾分类加20分、积极创业且创业项产业有示范带动作用的,经道德评议会商定后可加100分,但违规操办红白喜事等则扣20积分。分数累计,奖品分档,每季度组织民主评议会,按“红黑榜”公示,既保证了公平,也弘扬了正能量,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参与热情,奖品除了购买以外,乡贤们的捐赠逐渐成为奖品最重要的来源。

“以前觉得道德积分很新鲜,会考虑干什么能积多少分,选择参与积分高的活动,以此获得“价值”更大的奖品,但久而久之,发现家周围垃圾少了、邻里更加友善了,才发现这已经是一种习惯,其实拿不拿奖品已经没有那么看重了。”在邓女士看来,“道德银行”规范了村民道德行为,将道德量化为积分,用“德”换分,以分换“得”,逐渐积小德为大德,积小善为大善,群众自己才是真正的多元受益者,“有德者有得”的正向激励机制使得基层治理的“温度”长久保持。

“道德银行”开设一年来,赫山区欧江岔镇共计投入了1万余元,数字虽小,但“收获”却大。“小积分”撬动了基层治理“大能量”,积分管理已成基层治理的一种有效形式,文明善举成群众的日常习惯,“10”后也在耳濡目染、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优良家风。

基层是社会治理的重心、难点和希望所在、基层治理更是一个庞大、复杂、开放的系统,要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需要“久久为功”的韧劲,要不断强化党建引领、发挥村民自治作用,要引进现代化管理理念并结合实际需求消化吸收,形成自己的管理模式,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,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为最高标准,营造“小事有商量、大事一起干”的干事创业氛围,形成有地域特色的“法治”“自治”“德治”三治融合的基层治理新体系,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。

 
     
     
来源:红星网    作者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