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要闻快递 > 组工动态 > 赫山
益阳市赫山区:党建引领聚合力 美丽屋场入画来
点击数:    时间:2022-10-11
     

 

近年来,赫山区深化党建引领,在创建了“六个一”美丽庭院的基础上,创新探索出美丽屋场“1+6”模式,建成50个“产业兴、村庄美、生态优、人气旺”的美丽屋场并完成验收,到年底预计建成100个以上,乡村环境整洁有序,乡村社会和谐稳定,农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不断提高,绘就了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。

组织领导有力 激活屋场建设“新动力”

支部引领,坚强一个领导核心。各村党总支充分发挥“火车头”作用,夯实党小组“红色基石”、建设管委会“红色阵地”,以党小组和管委会“小支点”撬起美丽屋场建设“大格局”。组织屋场内热心公益事业、德高望重的老党员组成党小组,召集群众通过屋场会推选成立屋场管理委员会,管委会在党小组的领导下,负责屋场建设、管理的具体事务,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。党员带头,锻造一支得力队伍。建立“区级领导包镇、镇干部包村、村干部包组、党员联户”工作机制,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成立“建设美丽屋场党员志愿队”,捐款捐物、投工投劳。全区50处美丽屋场在建设中党员群众筹资均超过20万元,泉交河镇胡林翼村乡贤杨欣为助力美丽屋场建设捐款20万元,形成“党员带头群众赞,百姓跟着党员干”的良好局面。群众主体,激活一片自治春水。构建“总支牵头、党员带头、群策群力、共建共享”的组织模式,全区召开屋场会、乡贤会142次,统一思想,凝聚人心,积极发动群众投工投劳、乡贤踊跃筹资,效果显著,共筹集资金786.21万元,投入劳力1174人次。形成“屋场公约”,群众自发认领公共区域,常态化开展卫生保洁、管理服务,构建了党群共商、共治、共享的长效机制,泉交河镇新松树桥村肖家塘美丽屋场建成后,周边59户农户自觉排班,每天早晚义务打扫卫生,保证了屋场干净整洁。

规划设计有向 绘出美丽乡村“新风景”

突出系统推进。区委坚持用好“群众的脑,专家的手”,通过多次调研商讨,科学编制建设规划,出台《赫山区美丽屋场创建工作方案》,规范了屋场建设路径、区域和模式,明确“1+6”创建标准,“1”即一个屋场一个主题,“6”即“一水”一块干净水域、“一廊”一条健身走廊、“一厕”一个公共厕所、“一墙”一面文化宣传墙、“一亭”一个休闲凉亭、“一场”一个活动广场。同时,按照“示范创建乡镇全域推进、面上其他乡镇集聚推进”思路,从2022年起,开展美丽屋场三年创建行动,每年计划创建100个美丽屋场。突出部门联动。坚持“区委领导、部门协同”原则,充分调动各部门资源,凝聚合力画出美丽屋场“同心圆”。区财政每年整合资金5000万元投入美丽屋场建设,循序渐进推动,避免举债建设、大规模建设。以不触碰耕地保护红线为原则,广场、公厕、公路等涉及用地的建设项目选址均由自然资源、林业等部门对土地性质进行实地勘察审核,确保不违法建设。突出因地制宜。各村党组织遵循乡村发展规律,根据本村特点,科学确定“1+6”建设主题,村“两委”号召村内党员、发动本村能工巧匠,组建本地的施工团队自行建设,统筹考虑主导产业、人居环境、文化传承、生态保护等因素,打造特色屋场,让人“寻得到记忆、留得住乡愁”,确保不千篇一律。八字哨镇高粱坪村鸭婆湾美丽屋场由该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祝中良带领村“两委”成员一同规划设计,以“农耕文化”为主题,建设了一座680平方米的陈列馆,收集了100多件年代久远的农耕用具及生活用品,全方位展现高粱坪村农耕文化变迁,成了远近闻名的“网红打卡点”。

融合发展有方 提档乡村振兴“新格局”

融合产业促发展。区委按照“一镇一品”发展思路,结合“一主五特”即稻、蔬、猪、竹、艾、渔产业布局,在屋场建设中融合发展特色农业,以产业反哺屋场建设,让农村有景可看,农业有钱可赚,农民有活可干。衡龙桥镇华林村党总支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招商引资,开发种植薰衣草,打造香料加工、产品销售、文化展示、旅游观光等全产业链的薰衣草文化产业园,屋场成为产业的连接点。泥江口镇七里江村盛产竹筷,该村党总支创新思路,在屋场建设中融入“竹”元素,组建了一支以党员为主力的手工志愿队,竹筷子、竹挂件、竹栏杆、竹盆栽、竹屏风等竹制品持续走红,美丽屋场“摇身一变”,成了群众致富的宣传点、增收点。融合文化厚底蕴。各村党总支深度挖掘村内传统文化,将乡风文明与屋场建设有机结合,制定村规民约、屋场公约、家风家训,党员带头开展乡风文明、移风易俗宣传,举行“最美系列”评选活动,让美丽屋场美在“面子”,更美在“里子”。新市渡镇建新村党总支以“传承优良家风、引领乡风文明”为主题,打造油麻潭美丽屋场,建设家风文化广场,助推乡村“自治德治法治”全面融合,家家户户都有家训家规,如村民姚群照家墙上挂着的家训写着“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,勤勤恳恳才能创造财富”。融合基建优环境。在屋场建设中,各村党总支一体推进农村垃圾、污水和农业废弃物治理,辐射屋场及周边基础设施建设,统筹推进文旅产业发展,进一步提升生态宜居水平。兰溪镇北岸新村党总支以建设生态美丽屋场为抓手,狠抓屋场周边人居环境整治,创新施行“一牌一墓主、一树一坟茔”的做法,共迁坟450多座,村庄环境大为改观。岳家桥镇党委建成了石坝口村垛子屋组、黄蜂塘村竹根岭组、洗澡坪村夏家冲组3个高标准美丽屋场,把乡村风貌提升与发展林果经济、庭院经济结合起来,党员带领村民们利用房前屋后空地种植瓜果蔬菜绿植,形成一个个“微果园、微菜园、微花园”,打造出“村在林中、路在绿中、房在园中、人在景中”的美丽风光,全力推动村庄变“一时美”为“持久美”,“局部美”为“全部美”。

 
     
     
来源:赫山区委组织部    作者: